<object id="1blh2"><strong id="1blh2"></strong></object>
  • <acronym id="1blh2"><label id="1blh2"></label></acronym>
  • <track id="1blh2"></track>
  • 
    <object id="1blh2"></object>
    <table id="1blh2"></table>
    <big id="1blh2"></big>
  • <tr id="1blh2"><label id="1blh2"></label></tr>

    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新聞 > 問政上饒 > 正文

    手繪地圖里的“醫者仁心”

    2023-03-20 21:05:07  |  來 源:上饒日報  點擊:
    ——記廣豐區霞峰鎮村醫李信生
     

      本報記者 蔡曉軍 見習記者 周夢沁

      “粗線是公路,細線是村里的小路。”指著手上特殊的自制地圖,頭發花白的廣豐區霞峰鎮赤塘村鄉村醫生李信生介紹道。

      75歲的李信生當了54年村醫,手上的地圖是他一筆一畫繪制的隨訪地圖,“地圖是2017年開始畫的,每個地方都畫了一張,改了好多次,走一次畫一次,花了一年多時間完成”,這樣的用心才有了“2021年度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2年第三季度“江西好人”、第八批上饒市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1969年,李信生從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廣豐分校林業測量繪圖專業畢業回家務農時,深感村民看病就醫不易。李信生至今還記得,當時有一名村民生病了,兩名村民抬著走了9公里的山路才到醫院。“看到這種情況心里很不好受,當時就決定轉行留在村里當醫生。”21歲的李信生就這樣選擇了扎根農村醫療,一待就是54年。

      李信生跟著當時醫務室唯一的醫生學醫,并積極參加縣、鄉舉辦的鄉村醫生培訓班。1984年,李信生在自己家里創辦了村衛生室,負責赤塘村村委會7個自然村、3000多人口的醫療服務。“能當一名鄉村醫生,為村民做點實事,我感覺挺知足。”李信生憨笑著說。

      2017年,廣豐區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李信生積極加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開始走村入戶展開隨訪。霞峰鎮山區村落小而分散,隨訪格外低效,“一開始隨訪的時候,我想到去一戶村民家,但不認識路,只能找別的村民幫忙帶路。去過幾次后,也只記得大概位置,就想著繪制一份線路圖,把他家的位置標出來,方便下次再來。”李信生憑借自己曾經學的林業測量繪圖技術,挨家挨戶走訪,最終繪成四本隨訪地圖。

      如今的李信生已經75歲高齡,一直是隨叫隨到,為村民們提供各種健康服務。每次出門前,李信生會先看一下墻上的隨訪地圖,將一天的隨訪路線規劃好,隨訪到身體狀況不太好的村民,李信生便催促他們盡快去醫院檢查。從接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以來,李信生每天都奔忙在提供醫療服務的路上,幾年下來騎壞了3輛電動車,他表示:“只要腿腳好,我會一直做下去的。”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真实处破女全过程完整版